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

見証林業發展歷史的老樟樹

說起樟樹,許多人對他一定不陌生,有時他們是城市馬路分隔島上的行道樹,有時是在鄉間小廟旁供人遮蔭乘涼的大綠傘,他們是台灣本土很常見的樹種,就像從小與我們一起長大的老鄰居般熟悉,不過,也許你不知道,運用樟樹所發展出的樟腦產業,曾讓台灣躍上世界第一的舞台。


台灣樟腦樹種有本樟,芳樟,陰陽樟,油樟,牛樟,栳樟,有樟等七種.本樟是最常見的種類,分布以中北部居多, 樟樹可提煉兩種產品,一是樟腦油,一是白色結晶的樟腦,可製成粉劑或丸狀。種子可榨取油蠟,植株可用為綠化樹種. 樟腦的主要用途在於醫療,可治風濕、疹癬、霍亂、或作強心劑,治療皮膚病、神經衰弱症……等等。

製作樟腦之前得先把木材刨成薄片

早在1800年(清嘉慶 5 年),宜蘭的溪南地區就有製腦業的發展,當時的製腦地主要分布於叭哩沙(即現今三星鄉)南面山區一帶,然而採伐樟腦必須進入泰雅族人傳統生活領域,因伐木導致的生態破壞,使獵物消失,而引發泰雅人大規模的馘首行動,因此在1898年之前,台灣的樟腦產量始終不高。


這樣的情形直到日人在宜蘭真正建立第一條固定的隘勇線,隘勇每日隨著腦丁入山保護製腦後,樟腦的產量才逐漸提高,在樟腦產量最高時,在全世界的市佔率更達到70%,而叭哩沙地區森林資源的新開發,也使得許多客家人移民至此。


到了1918年台灣製腦產量明顯降低,而此時期太平山區正開始從事伐木,因此許多原本從事製腦的客家人,便轉而進入太平山工作,叭哩沙地區的人口沒有因樟腦事業的減產而跟著降低,反而因太平山的森林開發事業吸引著移民持續進住,從製樟腦到山上伐木,時代的變遷引動了森林開發型態的移轉。


不禁猜想當初在車站工具間屋後種下兩顆樟樹小苗的人,說不定曾經也從事過製腦的相關事業,也或許植樹是要紀念逝去的歷史回憶吧!



參考文獻:
1.      日治時代叭哩沙地域的產業開發與人口成長,黃雯娟。
2.      日治時期客家人移民宜蘭的歷史背景,廖英杰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